新百微 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在專業用戶與攝影愛好者中具有很高的人氣與良好的口碑。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繼承了EF 新百微鏡頭的高畫質。
得益于RF卡口大口徑與短后對焦距離的優勢,RF百微鏡頭實現了1.4倍最大放大倍率。
鏡頭新增加了SA(球面像差)控制環,用戶可通過調整控制環獲得不同的虛化效果。
不僅如此,鏡頭具有5級光學防抖,并可與機身防抖聯動,實現最高8級防抖性能。
同時,還支持針對微距拍攝的雙重IS防抖,為手持拍攝等提供便捷。
此外,防水滴防塵設計讓鏡頭環境適應性更強,專業攝影師也可安心拍攝。
※ 鏡頭5級防抖基于CIPA測試標準,使用EOS R時,俯仰軸與搖擺軸方向。
※ 最高8級雙防抖基于CIPA測試標準,使用EOS R5時,俯仰軸與搖擺軸方向。
相關鏈接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靈活運用了RF鏡頭短后對焦距離的特點,
采用了新的浮動方式實現了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所不具備的最大1.4倍放大倍率。
可將微小被攝體的細節,更清晰地放大呈現出來,獲得1倍放大倍率所沒有的近攝沖擊力。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的推出,拓展了微距攝影的表現力,推開了夢幻般微觀世界的大門。
微距鏡頭具有可將肉眼無法分辨的微小細節放大呈現的能力,
因此非常適合拍攝花卉、昆蟲、小物件等被攝體。
不僅如此,得益于鏡頭的高分辨力,這款鏡頭亦可作為一款高素質的定焦鏡頭使用。
100mm的中遠攝焦距加之F2.8的大光圈,能夠適用于人像、商品、美食等多種被攝體的拍攝,用途廣泛。
※ 圖像僅為示意。
在1倍放大倍率下的最近對焦距離約0.28米,此時鏡頭前端到被攝體的工作距離為約11.2厘米。即使以1.4倍放大倍率拍攝時,最近對焦距離約有0.26米,鏡頭前端與被攝體間也能保持一定工作距離。避免了由于攝影器材過于靠近被攝體產生的陰影,讓用戶能夠更加自如地進行布光拍攝。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搭載了SA(球面像差)控制環,轉動SA控制環可以改變球面像差,呈現出不同的虛化效果。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改變虛化表現,獲得如柔焦或老鏡頭般硬朗的肥皂泡虛化等效果,大幅拓展了照片表現力,這也是此鏡頭不同于普通微距鏡頭的魅力所在。此外,當SA控制環處于中間位置時,能夠獲得與普通微距鏡頭一樣的虛化效果。不僅如此,鏡頭還提供了SA控制環鎖定開關,可將SA控制環固定于中間位置,防止誤操作的產生 。
※ SA控制環的效果(球面像差的變化量)因拍攝距離不同會產生較大差異。
※ 在0.26米的最近對焦距離(1.4倍最大放大倍率)下,即使操作SA控制環也不會產生效果變化。
背景虛化:虛化輪廓變得更柔和
前景虛化:虛化輪廓變得硬朗
合焦位置:輪廓變得柔和
背景虛化:虛化輪廓柔和
前景虛化:虛化輪廓柔和
合焦位置:輪廓清晰
背景虛化:虛化輪廓變得硬朗
前景虛化:虛化輪廓變得更柔和
合焦位置:輪廓變得柔和
作為一款高素質中遠攝鏡頭,在人像、街拍等一般攝影領域,也可靈活操作SA控制環獲得如柔焦般被攝體輪廓柔和的照片效果,讓用戶可以根據拍攝場景隨機應變,具有更大的表現空間。不僅如此,將SA控制環分別向 “+”方向, “-”方向旋轉,可獲得不同的虛化效果。
※ 操作SA控制環會使視角和曝光產生變化。推薦在操作SA控制環后進行構圖調整。
※ SA控制環的效果取決于被攝體條件(被攝體與背景、前景距離等)。
※ SA控制環的效果因光圈值不同而異。在最大光圈時效果最明顯,隨著光圈縮小,效果會減弱。為了獲得預期的效果,建議使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進行拍攝。
※ 雖然在使用SA控制環時也能進行自動對焦,但被攝體的不同也可能會出現難以對焦的情況。特別是在逆光拍攝以及拍攝距離1~0.38米(放大倍率0.1~0.5倍)時的畫面邊緣部分易出現。當出現難以對焦的情況時,可切換進行手動對焦。此外,對焦向導的向導框可能無法正確顯示,推薦放大圖像進行手動對焦。
※ 根據被攝體的不同,對焦位置可能會由于對焦后操作SA控制環而偏移。特別是在逆光拍攝以及拍攝距離1~0.38米(放大倍率0.1~0.5倍)時的畫面邊緣部分易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再次嘗試對焦。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采用了13組17片的新光學結構,并充分利用了EOS R系統大卡口與短后對焦距離帶來的光學設計靈活性提升鏡頭素質。在鏡頭最前方使用了凹面鏡,有效抑制了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的球面像差,還在靠近成像面的部分配置了大口徑鏡片等,合理的光學設計使鏡頭在沒有使用特殊鏡片與鍍膜的前提下實現了與廣受好評的新百微鏡頭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同等的高畫質。 不僅如此,在1.4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下,也可呈現出非常清晰銳利的高畫質。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在超過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下依舊呈現出了非常高的圖像畫質。從對比圖中可以看到RF百微在1.4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下拍攝的照片,其畫面邊緣都非常清晰銳利。
EOS R系列的RF卡口,在提供了54毫米大口徑的同時,大幅縮短了相機的法蘭距,使鏡頭的后對焦距離更短。大大提升了鏡頭光學設計的靈活性。通過運用短后對焦距離,在靠近圖像感應器的位置放置大口徑鏡片,使畫面周邊也同樣具備高畫質,同時,還實現了鏡頭光學設計的小型化。
具備5級光學防抖效果,與EOS R/RP 配合使用時能有效抑制手抖動。
當與EOS R5/R6搭配使用時,鏡頭光學防抖還可與機身防抖聯動,實現最高8級強力手抖動補償效果。
得益于高性能的手抖動補償,拍攝時可降低ISO感光度,靈活運用低速快門,獲得噪點更少的高畫質圖像。
不僅如此,在無法保持穩定持機或不能使用三腳架的場合等,也可獲得穩定的圖像,大大提高了拍攝成功率。
※ 鏡頭5級防抖基于CIPA測試標準,使用EOS R時,俯仰軸與搖擺軸方向。
※ 最高8級雙防抖基于CIPA測試標準,使用EOS R5時,俯仰軸與搖擺軸方向。
配備了雙重IS影像穩定器,不僅能夠對普通拍攝時易出現的傾斜抖動進行補償,還能夠對微距拍攝中影響較大的平移抖動進行有效補償。可大幅提高手持微距的拍攝成功率,獲得清晰的照片。在拍攝昆蟲等不便使用三腳架的場景非常有用。
※ 手抖動補償效果隨拍攝距離的縮短而降低。在放大倍率約1倍時,雙重IS影像穩定器可提供約2級手抖動補償效果(以關閉IS影像穩定器拍攝時能夠防止手抖動的快門速度為基準)。
NANO USM 超聲波馬達具有安靜高速且控制性很好的優點。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采用了2個NANO USM 超聲波馬達分別獨立驅動對焦鏡片組和浮動鏡片組,實現了長行程大鏡片組的高速、高精度控制。不僅如此,通過將手抖動補償單元配置在第一大組鏡片中,確保了對焦鏡片組與浮動鏡片組移動行程的最大化,從而達到了1.4倍最大放大倍率以及在最大放大倍率下畫質的提升。此外,通過 2個NANO USM 超聲波馬達分別獨立驅動2組鏡片實現了SA(球面像差)控制環對虛化效果的調節。配合EOS R系列的全像素雙核CMOS AF,靜止圖像拍攝可實現高速、高精度的自動對焦,短片拍攝可實現平滑的自動對焦。
[廣告]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焦點切換演示視頻
[廣告]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焦點切換演示視頻
在構圖固定的情況下,將對焦位置由近景轉移到遠景或由遠景移動到近景時,產生的視角變化被稱為“呼吸效應”。 在拍攝微距時,對焦過程中的呼吸效應更容易被發現。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采用電子浮動對焦控制有效減弱了因對焦位置變化而產生的呼吸效應。與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相比,在1倍放大倍率的相同拍攝條件下,呼吸效應帶來的拍攝范圍的變化減少了約50%。不僅在拍攝靜止圖像時,在需要經常切換焦點位置的短片拍攝中,更小的視角變化能夠帶來穩定的畫面構圖。
NANO USM 超聲波馬達可提供安靜、平滑的自動對焦。在短片拍攝時,可流暢地追蹤被攝體,并可平緩地切換虛實效果,大大簡化了視頻拍攝的對焦操作,帶來專業級的拍攝體驗。NANO USM超聲波馬達還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可在自動對焦后手動微調焦距。
RF鏡頭的一大特色便是新配備的控制環。用戶可根據習慣將快門速度、ISO感光度以及曝光補償等功能分配到鏡頭的控制環上,轉動控制環就能調節相應設置,從而大幅提升操作便捷性。控制環旋轉時具有操作手感及動作音,方便用戶掌握操作量。此外,鏡頭的控制環及對焦環采用了電子化設計,可對旋轉方向進行自定義。對焦環的靈敏度可選擇隨旋轉速度變化或與旋轉角度聯動。大量自定義功能開啟了佳能影像系統操作性的新篇章。
※ EOS R5、EOS R6還可將白平衡、色溫、照片風格以及自動對焦方式分配到鏡頭控制環上。
※ 對于希望在視頻拍攝時能夠抑制控制環等操作音的用戶,佳能快修中心可提供消除操作動作音,改為平滑操作感的服務,此為有償服務。詳情請咨詢佳能(中國)熱線電話:4006-222666。
鏡頭操作環、開關處等可動部位采用了防水滴防塵結構,提高了不同環境下使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此外,最前端鏡片采用了不易附著灰塵與污漬的防污氟鍍膜,鏡頭上的油污可用干布輕松擦除。
※ 本鏡頭雖然具有一定的防水滴性能,但是如果在雨天拍攝時,請盡量不要淋濕。
RF100mm F2.8 L MACRO IS USM作為一款專業的中遠攝微距鏡頭,同樣也提供了對三腳架座的支持。在搭配另售的佳能三腳架座 E(B)使用時,能夠使支撐的重心向前移動到鏡頭上,這樣安裝在云臺上可獲得更輕松的操作體驗。不僅如此,在使用三腳架座 E(B)進行微距拍攝時,由于能夠便捷地轉動鏡頭,因此無須改變云臺的角度便可輕松變換橫豎構圖,對于非常靠近被攝體拍攝的微距攝影來說非常有用。可大幅提高拍攝效率。
可搭配微距環形閃光燈 MR-14EX II或微距雙燈頭閃光燈 MT-26EX-RT使用,在靠近被攝體拍攝微距時能夠提供良好的照明。微距環形閃光燈 MR-14EX II最大閃光指數為 14(ISO 100,以米為單位),在拍攝微距時,閃光燈的光線能夠很好覆蓋被攝體,照片中不易出現陰影。閃光燈頭為雙管型,它不僅可以單邊發光,而且可以控制兩個閃光管之間的閃光輸出比(1:8到8:1,以1/2級為單位的13級增量)。微距雙燈頭閃光燈 MT-26EX-RT 最大閃光指數則達到 26(ISO 100,以米為單位),兩個閃光單元在安裝環上的相對位置以及自身的角度也可以根據拍攝的需要進行調整,閃光輸出比可控制 (8:1到1:8,以1/2級為單位的13級增量),能夠在微距拍攝時營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不僅如此,在搭配兩款閃光燈時鏡頭均可實現最大放大倍率1.4倍下的E-TTL II自動閃光微距拍攝。
※ 鏡頭搭配微距環形閃光燈 MR-14EX II或微距雙燈頭閃光燈 MT-26EX-RT使用時,需另售的微距閃光燈適配器 67。
※ 當使用微距環形閃光燈 MR-14EX II時,有效閃光范圍會因SA控制環的操作而異,請事先試拍來確認曝光。
※ 當使用微距雙燈頭閃光燈 MT-26EX-RT時,有效閃光范圍會因閃光燈頭的位置而不同。
欲了解微距環形閃光燈 MR-14EX II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欲了解微距雙燈頭閃光燈 MT-26EX-RT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