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具有約0.5倍的最大放大倍率,以及約0.17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非常靠近被攝體拍攝,將微小的細節放大,清晰呈現。
日常中司空見慣的場景與小物件,也會在微距鏡頭下煥發出新的風采,獲得夢幻般的照片效果。最大F1.8的大光圈※在佳能微距鏡頭中也是不多見的,
在日常拍攝及微距拍攝時,大光圈帶來的大幅美麗虛化,可令照片效果更加豐富多彩。
此外,9片光圈葉片組成的圓形光圈可帶來美麗的虛化效果,為用戶的作品創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約0.5倍最大放大倍率下,F1.8最大光圈的實效光圈值為F2.4。光圈實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光圈單元位置移動造成曝光量變化,換算為光圈值變化即實效光圈。
欲了解圓形光圈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
鏡頭35mm的焦距視角,可突出主體,并收入更多的環境景物,非常適合日常街拍與人文等多種不同的拍攝題材。
35mm焦距還具有適度的透視感且畫面周邊變形較小,再配合F1.8大光圈的虛化效果,可獲得豐富的照片效果。
鏡頭具有9組11片的光學結構。在對焦鏡片組中使用了1片非球面鏡片,對球面像差進行有效補償。前置光圈以及前鏡片組對焦的采用,減輕對焦鏡片組重量的同時,使對焦鏡片組后方鏡片可以固定配置,抑制了因對焦位置而產生的像差,獲得了從至近到無限遠整個對焦范圍內的高畫質表現。
EOS R系列的RF卡口,在提供了54毫米大口徑的同時,大幅縮短了相機的法蘭距,使鏡頭的后對焦距離更短。大大提升了鏡頭光學設計的靈活性。通過運用短后對焦距離的特性,在靠近圖像感應器的位置放置大口徑鏡片,支持最大光圈F1.8的大光束與35mm全畫幅的寬廣像面,普通拍攝和微距拍攝時,畫面周邊也同樣具備高畫質。此外,這樣的設計還實現了鏡頭光學設計的小型化。
作為RF鏡頭的一大特色,便是新配備的控制環。
控制環功能可自定義,可以將原本由相機進行調整的光圈、快門速度、ISO感光度以及曝光補償,分配到鏡頭的控制環上。
鏡頭控制環加之相機的主撥盤與速控轉盤,三者分別分配拍攝時的一種主要調節功能,方便觀察取景器時的盲操作,大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
不僅如此,鏡頭的控制環及對焦環還采用了電子化的設計,可以對旋轉方向進行自定義。
手動對焦速度也可根據需要或使用習慣進行自定義,可選擇隨對焦環的旋轉速度變化,或與對焦環的旋轉量聯動。
大量自定義功能開啟了佳能影像系統操作性的新篇章。
控制環在旋轉時具有定位感及操作動作音,為掌握操作量提供了方便。
※對于希望在視頻拍攝時能夠抑制控制環操作音的用戶等,佳能快修中心可提供消除操作動作音,改為平滑操作感的服務,此為有償服務。詳情請咨詢佳能(中國)熱線電話:4006-222666。
鏡頭雙重IS影像穩定器,除能夠對日常拍攝時的傾斜抖動進行有效補償外,還能夠有效抑制微距攝影中容易出現的平移抖動。通過對鏡頭IS單元控制算法的優化,配合相機的雙重檢測IS功能,實現了最高5級※1的手抖動補償效果。在光線不足的場景或拍攝微距時,也可手持進行,獲得清晰的圖像效果。此外,鏡頭還支持短片數碼IS※2功能,通過鏡頭的光學防抖與機身的電子防抖組合,可對5個方向的抖動進行補償,從而助力用戶獲得穩定的高品質短片。
※1基于CIPA測試標準,使用EOS R時。約0.5倍最大放大倍率下,雙重IS可提供約3級(基于佳能測試標準)手抖動補償效果。
※2使用短片數碼IS時視角會略微變窄。拍攝視角因短片數碼IS的設置(啟用/增強)而異。
欲了解雙重IS影像穩定器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
手持拍攝,圖像模糊不清
手持拍攝,圖像清晰銳利
鏡頭采用了齒輪型單元的STM步進馬達,可提供安靜的自動對焦體驗,不易干擾短片的拍攝。同時,由于其機械結構簡單,啟動與停止具有良好的反應性。且更易實現驅動單元的小型化,從而對縮小鏡頭尺寸做出貢獻。此外,鏡頭還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可以根據拍攝意圖對合焦位置進行調整。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可在EOS R相機菜單中可對手動對焦時RF鏡頭的對焦環靈敏度進行調整,可根據實際拍攝需求在“隨旋轉速度變化”和“與旋轉角度聯動”兩種模式間切換。
欲了解STM步進馬達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欲了解全時手動對焦的詳細信息,請點擊此處?
在進行微距攝影時,往往會非常接近被攝體拍攝,這就會對布光帶來一定的難度。通過鏡頭前端微距閃光燈安裝位置,可以外接微距環形閃光燈MR-14EX II(另售)以及微距雙燈頭閃光燈MT-26EX-RT(另售),從而獲得專業的布光效果。此外,當鏡頭安裝有濾鏡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安裝微距閃光燈。
RF鏡頭的卡口部采用了質感十足的啞光金屬銀的設計,配以紅色的鏡頭安裝標志,搭配EOS R相機顯得大氣,且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控制環表面采用了不同于對焦環的菱形防滑設計,提供良好手感的同時,便于用戶憑感覺盲操作。
為了更高的畫質理想,佳能的EOS R系列誕生了。而與之搭配的便是采用了RF卡口的新鏡頭系列。大卡口直徑與短后對焦距離,大大提升了鏡頭光學設計的靈活性。多電子觸點為鏡頭與相機架起了高速數據傳輸的橋梁,為多種像差補償數據的傳輸提供了硬件支持。最終實現了RF鏡頭的高光學素質與高分辨力。此外,控制環的引入,將鏡頭與機身操作有機地融為一體,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且順暢的操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