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大美新疆”獲獎作品
2016年,“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項目除了舉辦了采風、文化交流、影像分享、影展等活動外,還舉辦了影像征集活動,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收集到了共8000多幅攝影作品。
由《中國攝影》雜志社前主編陳仲元、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攝影教師李紹杰、新疆文聯名譽主席劉賓、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副研究館員郭新以及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影像文化推進部總經理組成的專家評審團選出的7組作品分別獲得了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另有100組作品獲得優秀獎。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一幅幅壯美與瑰麗的影像將大美新疆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特等獎《空中絲路》 陳輝
相機:Canon EOS 400D 光圈值:f/8 ISO:200 快門速度:1/160秒 曝光補償:0 焦距:140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民航事業不斷邁向新臺階,目前已成為全國機場數量最多的省區。隨著烏魯木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穩步推進,“空中絲路”將更加繁榮、輝煌。
一等獎《慕士塔格峰下的足球賽》 王旭
相機:Canon EOS 5D Mark III 光圈值:f/9 ISO:100 快門速度:1/320秒 曝光補償:0 焦距:39
簡陋的場地,并不能阻止大山腳下的人們盡情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熱愛足球、享受生活,就是這么簡單、純粹。
二等獎《風車映雪》 謝民
相機:Canon EOS 6D 光圈值:f/22 ISO:100 快門速度:1/3秒 曝光補償:-0.3 焦距:17
新疆額敏縣瑪依塔斯風區一年四季勁風不斷,氣候惡劣。如今,這曾經讓人煩惱的大風口卻成了輸出潔凈能源的聚寶盆。
二等獎《迎新娘》 李翔
相機:Canon EOS 5D Mark III 光圈值:f/2.8 ISO:100 快門速度:1/2000秒 曝光補償:+1 焦距:160
自1771年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東歸以來,新疆博湖縣就有很多蒙古族群眾在此生活。數百年來他們在這里繁衍,既傳承著祖先的精神又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博湖蒙古族文化,這其中就包括當地獨特的婚禮習俗。
三等獎《沙海油田》 黃彬
相機:Canon EOS 5D 光圈值:f/13 ISO:250 快門速度:1/200秒 曝光補償:-1 焦距:145
位于新疆吐哈盆地的吐哈油田開發建設25年來,為祖國石油工業貢獻出巨大的力量,為共和國石油史增添了一部精彩力作。
三等獎《羅布人烤魚》 王漢冰
相機:Canon EOS 5D Mark III 光圈值:f/11 ISO:250 快門速度:1/60秒 曝光補償:0 焦距:28
羅布人是新疆特有的一個古老部族,其后裔生活在尉犁縣,因祖輩生活在羅布泊地區而得名。羅布人飲食多以烤魚為主,如今,羅布人烤魚已成為當地特有的文化符號。
三等獎《葡萄溝里的達瓦孜表演》 李銘
相機:Canon EOS-1D X 光圈值:f/11 ISO:800 快門速度:1/1000秒 曝光補償:0 焦距:70
“達瓦孜”表演是新疆維吾爾族勤勞勇敢的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達瓦孜"表演歷史悠久,古時稱為"走索"、"踏軟索"等。表演者手持長約6米的平衡桿,不系任何保險帶,在繩索上表演前后走動、盤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飛身跳躍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技藝,驚心動魄。